近距离放射治疗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的创新的癌症替代疗法。可将放射源直接植入在肿瘤内或靶区边缘,从而可以使辐射剂量精准覆盖病灶区域,同时最大限度的避免周边重要组织器官受到辐射。为患者提供更精准,经济的治疗方案。
碘[125I]密封籽源,简称碘-125籽源(或碘-125粒子),属于近距离植入治疗肿瘤类药物。通过放射性碘[125I]发出的低能γ射线,可以直接抑制肿瘤的有丝分裂,使肿瘤细胞因辐射效应得到最大程度的杀伤,同时低剂量照射可使乏氧细胞再氧化,增加肿瘤细胞对射线的敏感性,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。
半衰期为16. 96天,γ射线平均能量为23keV, 初始剂量率为20cGy/h,适用于治疗分化较差、增殖迅速的肿瘤。钯[103Pd]对杀死增殖迅速的 肿瘤细胞效果要好于碘[125I]。动物实验研究表明钯[103Pd]治疗分化差的癌瘤更为有效。钯[103Pd]多用于治疗中晚期肿瘤,治疗用钯[103Pd]密封籽源是将放射性钯[103Pd]固定于银棒,焊封于钛或钛合金管中制成的。
铯的人工同位素半衰期9.7天。相比钯[103Pd]及碘[125I],铯[131Cs]兼具高活性剂量及较短的半衰期。2003年FDA批准开始销售癌症治疗用的铯[131Cs]籽源,在治疗过程中放射性籽源被直接植入前列腺内,2004年10月铯[131Cs]被首次用于治疗前列腺癌以来,已经被全美医疗机构普遍采用。目前ISORAY公司是利用碳酸钡在ATR(先进试验堆)生产铯[131Cs]。
2019年1月29日世界范围内的首例采用先进的BLU-building实时进行铯[131Cs]近距离放射治疗(内部放射治疗)输送系统治疗前列腺癌手术获得成功。
钇[90Y]是一种只会放出β射线的放射性同位素,跟其他放射治疗使用的伽玛射线不同的是,β射线对组织的辐射距离最远不到1公分、平均则为0.25公分。也就是说,钇[90Y]微球体植入人体内后,对于周遭的肿瘤细胞有很强的杀伤力,超过此范围影响力就递减,故对肿瘤邻近的正常细胞伤害性相对较少,它的放射能量在植入人体1周后会自然衰减掉84%,2周后便剩下不到3%,对周围环境与人员的辐射伤害可降到最低。
钇[90Y]微球体选择性内体放射线治疗是将树脂微球吸附放射线同位素钇[90Y],经导管直接注入肝肿瘤血管,它能深入肝肿瘤的小分支血管、让放疗持续作用,数千万颗的钇[90Y]微球辐射覆盖面积较传统体外放射治疗大,连同肝肿瘤周围边缘的癌细胞清除干净,大幅降低癌细胞复发几率。